检务公开   >>
本院概况
机构设置
年度预决算公开
工作报告
其他事项公开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检察院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
福州市人民检察院
连江检察微博
连江检察微博
连江检察微信
连江检察微信
连江检察抖音
连江检察抖音
当前位置:首页>>连检动态
把准法律尺度 传递司法温度——连江县检察院组织《第二十条》观影活动
时间:2024-02-2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一个人的人生。”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社会正气,激励检察人员担当作为,让检察履职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日前,连江县检察院组织全体检察人员集中观看法治题材电影《第二十条》,同时邀请部分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公安局等相关人员共同观影。

该片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规定,影片从贴近现实的鲜活故事,以小人物视角作为切口入手,由发生在检察官韩明身上的三个故事串联而成,系统呈现了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以及其背后的法理人情,生动阐释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实践内涵,为观众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第二十条”普法课,引发人们对于天理、国法、人情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法条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观影感悟大家谈

如何在检察实践中坚守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等法治精神,贯穿到具体每一个案件中,以高质效履职回应和实现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期待,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以更加有温度的执法司法力量,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大家都有不同的感悟。

市人大代表 张丽

作为人大代表,很高兴受连江县检察院邀请,观看了影片《第二十条》。影片中“法律是天理、是国法、是人情”“我们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些我们日常接触检察官过程中耳熟能详的话语在影片中显得尤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我们看到了检察官们在法治进程和维护合法权利的过程中,始终同人民群众在一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县政协委员 魏逢丰

近日,有幸受连江县检察院之邀,观赏了《第二十条》这部影片。这部影片让我们普通大众了解到检察工作日常,让我最感动的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吕玲玲检察官,面对死者家属的闹事、上级要求尽快结案的重压等等,她没有遵从于司法惯例,坚持调查,寻找那把只存在于犯罪嫌疑人口中的刀,让我感受到了检察官坚守初心和担当作为,为人民群众寻求公平正义的义无反顾。幸而,盛世中国,有许许多多吕玲玲式的检察官,守护着公平正义,守护着民生福祉。

第一检察部干警 曾晶晶

影片《第二十条》以鲜活的现实题材故事、小人物视角作为切口来展示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法条背后的法理人情,以喜剧外壳包裹人生百态,在情、理、法的平衡求索中传递着群众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期待。电影的经典台词“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发人深思。作为一名检察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该秉承“如我在诉”的司法意识,真正用心、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旗帜鲜明保护正当防卫者和见义勇为人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正气,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四检察部干警 林丽铃

电影以检察机关日常办案为蓝本,聚焦正当防卫这一法条适用问题,展示新时代检察官克服传统司法理念束缚,始终坚守公平正义底线、为民司法的感人故事。对法条的准确理解和适用,是法治建设进程中重要的部分,更是需要司法人员不断钻研的课题。一个案件的利益关系者不仅是当事人,还关乎其背后的家庭和千千万万普通民众对法律权威性和公正性的期待。作为司法办案人员,我们对于每个案件的办理都应当抱有敬畏之心,高质效办好每个案件,才能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正如剧中提及,公平正义是让犯罪者的犯罪成本更高,让好人的出手代价更小。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法律应当是可信赖的,能带来安全感的,这需要我们每个办案人员审慎办案,深入剖析,这是每位办案人员所应当承担也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五检察部干警 陈慧

在看完电影《第二十条》后,我久久不能平静。电影拍的是虚构的故事,但真正反映的却是真真切切的法治情感。作为检察人员,我们为影片中吕玲玲检察官敢怒敢言,刚正不阿的职业精神所触动,也因韩明检察官坚守底线的作风而共鸣。也许我们都是“韩明”,也许我们身边也有“吕玲玲”,但我们不能忘记,这身制服赋予我们的责任:为正义发声。法律不是捆绑见义勇为的枷锁,也不是助长邪恶势力的工具。现实从来没有非黑即白,法律的目的需要从案件价值中体现,这更需要司法人员秉持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的原则,才能让每一个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与正义。